????2005年,全市人民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、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,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全面实施城市发展定位和总体发展思路,抓住机遇,团结拼搏,开拓创新,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,科教文卫体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,实现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。
一、经济总量
????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。初步核算,2005年,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6.32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6.4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52.47亿元,增长7.7%,第二产业增加值133.33亿元,增长23.4%,第三产业增加值140.51亿元,增长13.8%。一、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.1%、40.9%和43%。人均生产总值12197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6.2%。
二、农业
????农业生产平稳发展。2005年,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.03亿元,比上年增长8.4%。其中,农业产值32.73亿元,下降0.9%,林业产值5.84亿元,增长1.6%,牧业产值20.48亿元,增长16.1%,渔业产值27.47亿元,增长13.5%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.51亿元,增长20.3%。
????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。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.15万公顷,比上年增长1%。其中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.92万公顷(不含薯类),比上年增长5.9%,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.23万公顷,比上年下降13.8%。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由上年的75.4:24.6调整为79:21。
????种植业由于受气候低温、寡照、多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出现减产。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发展较快。禽畜产品、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。
????到2005年末,全市荒山造林面积6166公顷,封山育林面积36.23万公顷。全年零星植树526万株。全市森林覆盖率65.9%。
????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。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4.1万千瓦,比上年增加23.3%,农用拖拉机16307台,比上年增加24.7%,农用载重汽车2490辆,比上年减少10.6%,化肥施用量(实物量)20.17万吨,比上年增长1.5%,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0公顷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????工业经济快速增长。2005年,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0.95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23.4%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1.5%提高到34%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(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,下同)实现增加值68.7亿元,增长31.2%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36.89亿元,比上年增长32%。分经济类型看:国有企业完成总产值12.43亿元,增长22.8%,集体企业完成总产值13.01亿元,增长57.3%,股份合作企业完成总产值4.78亿元,增长22.7%,股份制企业完成总产值132.64亿元,增长29.9%,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总产值52.69亿元,增长23.7%,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完成总产值21.34亿元,增长70.8%。分轻重工业看:轻工业完成总产值70.49亿元,增长35.6%,重工业完成总产值166.4亿元,增长30.5%。工业品产销衔接平稳。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32.06亿元,比上年增长31.3%,产销率98%,比上年下降0.5个百分点。
????汽车、染料、成品钢材、金属切削机床、服装、机制纸及纸板、家具、汽油等适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。
????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下降。亏损户数由上年的141户减少到48户,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23%降至为7.8%;实现利税大幅增长。全年实现利税19.4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8%,其中实现利润8.3亿元,比上年增长5.9%。
????建筑业较快增长。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59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8%,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2.3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22.9%。全年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68.3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31.9%,房屋竣工面积163.2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8.4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????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。2005年,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.12亿元,比上年增长35.2%。其中,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.86亿元,增长42.8%,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.26亿元,增长11.2%。在投资总额中,建设项目投资74.61亿元,增长44.2%。其中用于第一产业投资1.48亿元,增长4.6倍,第二产业投资46.43亿元,增长70.7%,第三产业投资26.7亿元,增长10%。房地产投资24.11亿元,增长40.2%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024个,比上年增加613个。其中新开工项目733个,比上年增加442个。竣工投产项目696个,比上年增加561个。本年新增固定资产64.83亿元,比上年增长79.7%。
五、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
????消费市场保持活跃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1.02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9%。其中,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.4亿元,增长16%,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7.62亿元,增长13.2%。分经济类型看:国有经济零售额3.71亿元,比上年下降0.5%,集体经济零售额3.56亿元,下降18.5%,私营经济零售额18.05亿元,增长17%,其它经济零售额95.7亿元,增长17.2%,其中,个体经济零售额77.83亿元,增长10.7%。分行业看: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9.84亿元,增长15.7%,餐饮业零售额20.63亿元,增长9.6%。
????市场物价平稳运行。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.0%。分类别看,在调查的8大类商品中,食品、烟酒及用品、交通和通讯、居住4大类价格为涨势,分别比上年上涨0.2%、0.9%、0.3%和4.5%。衣着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4大类价格为降势。分别比上年下降2.4%、0.1%、1.3%和2.4%。在食品价格中,粮食价格上涨2.2%,肉禽及制品价格与上年持平,蛋类价格上涨0.2%,水产品价格上涨2.0%,鲜果价格上涨3.0%,鲜菜价格下降0.3%。
六、对外贸易
????外贸出口保持良性增长。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9.45亿美元,比上年下降3.1%。其中,出口总额15.11亿美元,增长15.1%。进口总额4.33亿美元,下降37.4%。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6.33亿美元,增长101.5%。其中,出口总额4.34亿美元,增长81.4%,进口总额1.99亿美元,增长165.5%。在外贸出口总额中,一般贸易出口5.65万美元,增长10.2%,加工贸易出口3.53亿美元,下降13.9%,机电产品出口3.52亿美元,下降11.1%。
????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。全市利用外资新办三资企业139家,合同外资金额42533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89.3%,实际利用外资总额6432万美元(新口径),比上年增长121.95%。
????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比较活跃。全年外派劳务人员4100人,比上年增长31.5%。 全年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项目合同金额4.8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6.27倍,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家,总投资100万美元。
七、交通、邮电及旅游
????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。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00381万吨公里,比上年增长8.6%。完成货运量3553.4万吨,增长9.5%。完成旅客周转量157292.3万人公里,比上年增长10.6%。完成客运量3020.6万人,比上年增长8.1%。港口货物吞吐量1534.7万吨,比上年增长42.9%。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253公里,比上年增长2%。其中,高速公路176公里,高级次高级公路2957公里,比上年分别增长93.4%和12.9%。
????2005年,邮电营业收入117335万元,比上年增长9.3%。其中,邮政营业收入9670万元,增长3.5%,电信营业收入106775万元,增长8.9%。在邮政业务中,完成特快专递32.3万件,增长13.3%。函件556.5万件,增长36.6%。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7.34万门,比上年增长3.9%。其中本年新增45960门。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7.13万户,比上年增长7.5%。其中城市60.21万户,增长17.8%,农村26.92万户,增长0.71%。住宅电话57.05万部,增长2.7 %。移动电话用户63.64万户,比上年增长13%。互联网用户14.69万户,比上年下降23.1%。
????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。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73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31.9%。其中,赴朝人数1.8万人次,增长8.6%。接待入境旅游者10.3万人次,增长27.2%。全年旅游总收入52.7亿元,比上年增长31.1%。其中,国内旅游收入49.8亿元,增长31.4%,旅游外汇收入3502万美元,增长27.2%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全市已开发的景区景点24处,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、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7处,国家AAAA级景区5处,全国工农业示范点2个。有星级宾馆(饭店)33家。其中四星级2家,三星级24家。旅行社53家。其中国际旅行社7家。
八、财政、税收
????财政税收保持良好态势。全年国、地税共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34.58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7%。其中,中央级收入17.44亿元,增长6.6%,省级收入4.56亿元,增长17.6%,地方级收入14.29亿元,增长18.96%。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9.12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7%。其中,一般预算收入16.82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1%;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.2亿元,比上年增长4.5%。在一般预算收入中,各项税收11.97亿元,增长20.9%,从主要税种看,增值税2.01亿元,增长6.7%,营业税3.95亿元,增长24.5%,企业所得税0.73亿元,增长28.3%,个人所得税0.74亿元,增长16.8%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.86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1%。其中,科技三项费用支出0.72亿元,增长37.3%,农业方面支出1.66亿元,增长21.5%,教育方面支出7.17亿元,增长12.3%。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4.59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3%。
九、金融、保险
????金融运行平稳。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7.25亿元,比年初增加49.79亿元,增长12.2%。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9.83亿元,比年初增加50.74亿元,增长13%。其中,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30.36亿元,比年初增加36.71亿元,增长12.5%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0.94亿元,比年初增加22.93亿元,增长9.7%。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6.96亿元,比年初增加22.12亿元,增长9.5%。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40.2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8%,现金支出146.93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4%,全年货币净投放6.73亿元。
????保险业务较快发展。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3165万元,比上年增长10.9%。其中,财产险保费收入19591万元,增长30.5%,人身险保费收入73574万元,增长6.6%。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23226万元,比上年增长23%。其中财产险赔付11360万元,增长14%,人身险给付金额11866万元,增长33%。保险金额683亿元,比上年增长81%。其中财产险433亿元,增长34.2%,人身险250亿元,增长3.6倍。
十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????教育事业全面发展,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。学前教育稳步发展。全市标准化幼儿园已达53%,在园儿童41469人,比上年增长11.5%,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72%。"普九"质量显著提高,普通高中发展步伐加快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,普通初中入学率99.99%,全市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控辍在2.48%,低于省定3.13%指标0.65个百分点。小学在校生153876人,比上年下降3.2%。普通初中在校生86336人,比上年下降7.1%。普通高中招生16493人,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50.8%,比上年增长1.9%,在校生46526人,毕业生11566人,比上年分别增长11.5%和21.9%。2005年,全市参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12340人,被专科以上院校录取10746人,高考录取率为87.1%。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教育全面发展。普通中专招生3385人,比上年下降16.1%,在校生10618人,毕业生2387人,比上年分别增长5.8%和7.2%。职业高中招生4653人,在校生13351人,比上年分别增长12%和26.4%,毕业生2830人,比上年下降9.7%。全市普通高校招生6563人,在校生19772人,毕业生6180人,分别比上年增长9.5%、 7.1%和 10.8%。
????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,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。全年完成专利申请444项,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4项;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14项、三等奖19项。组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5项。其中"863"项目2项、火炬计划5项、新产品3项、成果推广2项、星火计划2项。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33项。组织实施市科技计划项目123项。2005年全市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家。其中,国家级3家,省级36家,市级41家,本年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。其中国家、省、市级分别为2家、10家和20家。到年末全市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产品330项,本年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产品60项。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5.13亿元,比上年增长26.8%。
十一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????文化事业平稳发展。年末全市有文艺表演团体5个,全年演出181场。文化馆6个,文化站72个,全年举办各种展览224次,组织各项群众文化活动809次。公共图书馆8个,藏书118万册,接待读者74万人次。全市拥有中、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,广播电台自办节目5套,广播人口覆盖率98.41%,比上年增长1.52%。全市有电视转播发射台22座,电视台自办节目6套,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6.46万户,比上年增长3.3%,电视人口覆盖率98.37%,比上年增长1.53%。
????卫生事业不断发展。农村卫生改革不断深化,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5年在东港市正式启动。公共卫生设施体系建设、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社区卫生工作得到加强。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61个,其中,医院39个,卫生院83个,妇幼保健院5个,专科疾病防治院6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防疫站)7个。拥有病床床位11159张,比上年增长3%。其中,医院床位7498张,下降1.4%,卫生院床位2516张,增长14%。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9342人,比上年下降2.5%。其中,执业医师3282人,与上年持平,执业助理医师650人,下降2.7%,注册护士3483人,下降5.7%。城市两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所,社区卫生服务站21所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城区人口达85.7%。
????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。全年我市参加省以上各类比赛19项次,共获奖牌114枚。其中金牌25枚,银牌38枚,铜牌51枚。举办县以上运动会6次,举办县以上各种单项比赛11项次。学生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达标率为97%。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蓬勃开展。
十二、人口和就业
????户籍人口增加。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423913人,比上年增加14216人。其中,市辖区人口751914人。按性别分,男性人口1225507人,女性人口1198406人。按户口性质分,农业人口1416159人,非农业人口1007754人。按年龄分,18岁以下人口410694人,18—35岁人口608043人,35—60岁人口1065169人,60岁以上人口340007人。全年出生人口17383人,死亡人口15302人,出生率7.19‰,死亡率6.33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0.86‰,计划生育率99.82%。
????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。全市各地区和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,通过开展普惠制培训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、组织劳务输出等措施大力开展劳动就业工作。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65791人。其中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对象3600人。劳务输出17657人。扶持创业带头人264人,带动就业3381人。小额担保贷款3728万元。全市共有2.0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和2.35万名进城务工农民接受了就业技能培训。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9.2%下降至5.9%。各项就业指标均超额完成省、市政府下达的任务。
十三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????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。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1670元,比上年增长22.3%,其中,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4371元,增长17.4%。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80.6元,比上年增长13.9%,年人均消费性支出5909.9元,增长13.6%,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.6%。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77.6元,增长9.5%,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94.3元,增长18.1%,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.66%。
????居民居住条件改善。据住户调查,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3.31平方米,比上年增加0.36平方米;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.1平方米,比上年增加1.02平方米。
????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1.7万人,比上年增长5.8%,其中,职工参保人数35.15万人,增长5.3%,离退休参保人数16.56万人,增长6.8%。全年征缴养老保险费8.1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9%。全部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均已采取社会化发放,全年支付养老金11.8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6%。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8.04万人,比上年增长9.7%,医保覆盖面68%,征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2246万元,支出16408万元。年末参加失业保险25.68万人,比上年下降2.3%,全年征缴失业保险费3402万元,支出失业保险金24424万元,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.48万人。
????社会福利事业迅速发展。全市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7592人,发放保障金6700万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7.8%和19.6%。筹集扶贫帮困款物价值901万元,比上年增长82%。发放各类救济补助款4498万元,比上年增长40.6%,救济各类人员16.3万人次,增长8.7%。全市各类福利院共有床位7874张,收养各类福利人员5273人,分别比上年增长5.8%和1.2%。全市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22个,比上年增加37个。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3256万元,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325万元,均比上年增长2.1倍。直接接受社会捐赠578.5万元。
十四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
????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。2005年,对42条城市道路进行了高标准大修改造。拆迁了16片棚户区,其中12片已进行主体建设。城市绿化美化成效显著,被评为全省第二个省级园林城市。2005年末,城市道路总长度419.2公里,道路面积566.6万平方米。市内公共汽车411辆,营运线路28条,比上年增加1条线路,营运长度475.1公里,比上年增加9.7公里。煤气管道长度341.2公里,煤气用户20.6万户,气化率80.6%。城市自来水普及率82%。园林绿地面积1833.8公顷,比上年增长1.4%,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93.2公顷,比上年增长1.6%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.8%。
????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。全年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6个,治理总投资3225万元,比上年增长46.6%。拆除烟囱100座。工业粉尘、COD排放量分别为0.85万吨和4.7万吨,比上年分别下降3.4%和2.1%,废水、废气排放量分别为9111万吨和320亿标立方米,保持上年水平,工业烟尘排放量1.99万吨,比上年增长55.5%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.3%,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100%,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8.5%,分别比上年提高2.1、11和1.7个百分点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0.4%,比上年提高4.3个百分点。空气污染指数79%,环境空气质量为Ⅱ级标准。
????注: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,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。
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|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 |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| 邮编:110032 |
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| 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 |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|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