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4月2日,在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“决战决胜勇于争先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四场)上,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兼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张文晋介绍,沈阳于去年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和重点改革举措分工方案,明确了427项重点改革任务,并将今年拟重点推进的350项全部纳入“12+1”赛道统筹推进。同时,对照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最新要求,紧密结合沈阳市实际,将优化营商环境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等9个关键领域、26项改革任务,纳入深化改革赛道专项推进。
??持续优化营商环境
??聚焦“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”目标,精准设计实施路径,保障制度落实、问题解决、服务提升。
??市委改革办将不断优化市场环境,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,出台市级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实施办法,破除市场准入壁垒。持续优化法治环境,加强法治政府建设,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,动态优化免罚清单,推动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任务占比不低于50%,全面提升监管效能。着力优化信用环境,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体系,拓展“信用+”应用场景,落实信用修复“一网通办”机制,推进基层政府政务诚信建设。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,深化“只提交一次材料”改革,高质量建成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场景20个,推动12345热线诉求办理提质增效,持续擦亮“找茬”“听劝”品牌。
??今年以来,沈阳市率先在全省实施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;企业登记“AI+人工”线上咨询模式全省推广;热线诉求办结率95.96%,政务服务好评率98%以上,差评整改率100%。
??深化国资国企改革
??聚焦“增强国企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竞争力”目标,持续攻坚产权、治理、组织、产业“四个结构”改革,高质量完成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推动国资国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。
??聚焦主责主业,持续优化国资布局结构,动态更新市属企业子企业主业清单,推进“两非”“两资”清理退出60户。推动央地融合发展,力争全年新签约央地合作项目30个,新增央企在沈注册子公司20户。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,推动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提升质量,并向中层管理人员延伸。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,完善市属企业考核评价体系。增强国资监管效能,完善“四方联动”“四位一体”监管机制,加强阳光采购平台建设。
??今年以来,市属企业资产总额4151.31亿元,同比增长0.3%;营业收入66.5亿元,同比增长53.5%;利润总额7.57亿元,增加7.41亿元。
??推进财政体制改革
??聚焦“稳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”目标,全面推进财政管理、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改革。
??优化财政管理体系,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,深化零基预算改革,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水平。进一步完善“好政策”资金拨付程序,保障“好政策”兑付。创新资金使用机制,围绕做强政府三支“百亿”基金,吸引国家、省基金及社会资本参股沈阳市政府基金,引导社会资本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、投硬科技。健全资本金补充机制,科技、工业发展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拨改投比例逐步提高。加大政府可处置资产资源盘活力度,腾挪更多资金对重点任务和基本民生强化财力保障。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,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。
??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
??聚焦“区域性金融中心业务规模继续保持东北第一”目标,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引领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主动靠前服务、献策出力,全力保障经济增长的金融需求。
??推出“2025沈阳·畅融工程”综合金融服务品牌,全年计划举办精准对接活动200期,触达各类企业300户以上,力争撮合企业融资100亿元以上;依托高新区设立“科技金融服务驿站”,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全牌照、全流程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;推动银行机构优化普惠金融产品供给,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,促进小微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。
??截至2月底,本外币贷款余额21024.1亿元,比年初增加232.5亿元,同比增长2.8%,高于全省7.4个百分点。
??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
??聚焦“提质量、优结构”目标要求,持续优化民营企业支持政策,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,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,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、安心发展。
??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公共服务体系,开展“领导干部进企业、服务振兴新突破”专项行动,优化“惠帮企@链上沈阳”工作机制,完善个体工商户服务体系。实施民营企业主体培育计划,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户,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户以上。优化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,健全“政银担企”四方风险共担机制和补偿机制,推广“集合贷”,力争授信规模突破25亿元,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主体占比达80%以上。
??今年以来,新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,初步预测库内企业将达90户以上。
??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步伐
??聚焦“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在全省走在前列”目标要求,完善土地、劳动力、技术、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,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。
??创新工业用地“标准地”供应模式,出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交易规则;做优做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,培育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军企业30家;建立市场化科技计划立项与资金配置机制,力争全市技术合同年成交额增长10%;建成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中心,打造普惠金融、医疗保险等领域市场化数据应用产品15个以上,力争数据流通年交易额达1亿元;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。完善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,力争国有产权年交易额达33亿元。
??今年以来,沈阳农交中心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额2.08亿元,同比增长17%;全市登记技术合同1652项,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11.79亿元,同比增长52.07%。
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|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 |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| 邮编:110032 |
![]() |
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 |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|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 |